以下為蘇永盛 副教授的文章 |
電子資料處理之輸入控制--從庫存為負不處理談起
(2009-11-30 13:18:12)
二十幾年前我在軟體公司工作,曾經為一家後來上市的公司開發管理資訊系統,當時尚未有全球資訊網路,電腦處理大都以集中式、批次處理為主,為了做好輸入控制,我設計了許多檢核點,希望減少人為的弊端;例如我在所有庫存異動的單據處理時,檢查庫存是否為負;我想一般人會同意,正常情況下庫存不會為負,但資訊系統使用不久後,現場人員就希望我不要做這項檢核...(詳全文)
網友推薦:6人推薦(有7人投票)
|
 |
淺淡時間導向的作業基礎成本制
(2009-11-24 17:21:47)
在傳統成本制度中,間接成本常先累積於部門再行分攤,不考慮不同成本動因,使成本計算失真;且產品成本僅包含製造成本,將生產活動之上游作業活動(研發、設計)及下游作業活動(行銷、客服)所發生之成本,視為期間成本;其精神只重成本之累積而輕成本之控制,無法協助企業隨時發現確切之問題所在。相對而言,作業基礎成本制度(Activity...(詳全文)
網友推薦:6人推薦(有6人投票)
|
 |
從公司治理角度看現金管理
(2009-11-23 11:20:11)
現金包括庫存現金、支票存款以及現金等價物,是所有資產中流動性最高的科目,也是獲利性最低的資產。一般而言持有現金的目的有二,一是為了交易使用,一是為了避免損失利息的機會成本。持有太多現金除了增加營運成本外,更重要的是浮濫的現金,容易導致浪費,例如忽略客戶的延遲付款,或只是延遲付款給供應商,而不會...(詳全文)
網友推薦:5人推薦(有5人投票)
|
 |
從無形資產的價值談自動化稽核的建立
(2009-11-17 13:07:25)
平衡計分卡的作者Kaplan & Noron ,2004年在哈佛商業評論提出「衡量無形資產的價值」,文中指出「無形資產」難以被競爭對手模仿,可以成為持續競爭優勢的有力泉源,相對於「有形資產」可以單獨使用,「無形資產」難以自行創造價值,它們需要與其他資產相結合,例如,資訊科技(IT)的投資,需要人力資源(HR)訓練與獎勵辦法的配合;相對的,除非以現代科...(詳全文)
網友推薦:9人推薦(有9人投票)
|
 |
給有意從事內部稽核的同學建議
(2009-11-16 14:59:08)
一位大學財務管理系畢業八年的校友--張景評,他是位對自己有期許,勇於接受工作挑戰的年輕人,歷練過許多不同的公司與工作、職務,目前在一家上市公司擔任稽核幹部,我特別請他談談他的工作經驗,很值得會計、財務相關科系在校同學參考規劃自己的未來,以下就以張先生為第一人稱,敘述他的建議: 多年來的...(詳全文)
網友推薦:17人推薦(有17人投票)
|
 |
慎用非財務指標
(2009-09-15 11:03:44)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公司以財務報表以外的項目作為績效衡量的指標,因為單純以財務指標為基礎的年度紅利計畫,容易使經理人過分強調短期會計報酬,而阻礙了公司的長期投資,也可能造成損害公司利益之投機行為與反功能決策(Fitzgerald et a...(詳全文)
網友推薦:68人推薦(有69人投票)
|
 |
稽核好書推薦—識破財務報表騙局的第一本書
(2009-09-08 15:09:59)
有心從事內部稽核的人,應該對財務報表有基本的認識,透過財務報表的分析可以評估公司當前的價值以及未來可能的變化。財務報表不佳,顯示公司經營或管理有潛在的問題必需解決;但是,財務報表的「數字」看起來不錯,是不是就表示公司沒問題呢?倒也不盡然,因為財務報表是管理運作與會計制度下的產物,會計制度、會計準則與會計政策都保有相當彈性,而且都是由公司經營、管理階層制定的,...(詳全文)
網友推薦:66人推薦(有66人投票)
|
 |
資訊環境下審計學的學習雛議
(2009-08-31 14:09:54)
美國會計學會(AAA)定義審計是一套有系統的過程,目的在對受查者管理階層就經濟活動和事件之聲明,客觀取得相關證據並加以評估,以比較管理階層之聲明與公認標準是否相符,並出具評估結果報告給相關使用者。它從評價企業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制度入手,涵蓋生產、銷售、財務會計、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系統管理等九大交易循環,為其搜尋管理、營運的漏洞,在識別和防範風險的同...(詳全文)
網友推薦:70人推薦(有70人投票)
|
 |
專業認証是專業能力的客觀証明—給會計資訊系同學的建議
(2009-08-19 15:40:57)
幾年前我任職的學校要求老師隨機抽訪大學部畢業同學及其主管,我要訪問的學生,畢業兩年,是在富邦保險任職,見面後才知道她跟她的主管兩個人負責富邦保險幾十億的動產投資,能夠獲得這麼重要的工作機會,就是在學校求學時她已經擁有証券營業員、期貨營業員、電腦專業人員……等証照,相對當時其他的同事並没有,所以能獲得這個機會。証照是能力衡量的客觀指標,是表明自己...(詳全文)
網友推薦:70人推薦(有70人投票)
|
 |
協助建立與執行良好的公司治理制度,是財會人員的使命與保障
(2009-08-07 18:22:23)
在上公司治理課程時,一位任職銀行經理的碩專班學生認為課本講的太理想,只是紙上談兵,制度再好都抵不過人心險惡,他覺得公司治理的關鍵,在於經營者的道德操守,根據他多年授信的經驗,公司會不會倒帳,最重要的是拜訪廠商與經營者面談,瞭解經營者的品格、能力與經營環境。一位有誠信、有能力的經營者,是貸款的最大保障;因此銀行授信的5C(品格、能力、資本、擔保品、營運狀況)與...(詳全文)
網友推薦:75人推薦(有75人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