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孫嘉明 教授的文章 |
國內大專院校實施雲端內控自評之E化策略
(2014-03-13 09:43:13)
大學要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應從內控自行評估作業開始,讓全體教職員有機會參與和了解內部控制的精神,並以風險為基礎進行反省與檢討,找出最具效果與效率的控制模式,而非只是少數稽核成員的責任。 傳統上認為大專院校在本質上與其他營利與非營利組織有所不同。如今國內大專院校除了對於學生的安全與福祉的關注與權責性的增加外,更受到少子化與各國大學招生競爭的衝擊,面臨了與企...(詳全文)
網友推薦:3人推薦(有3人投票)
|
 |
善用連續性稽核作為內部稽核人員的有效工具
(2009-11-20 15:29:32)
前言 隨著企業責任及法規逐漸受到重視,內部稽核人員開始尋找新的方法來加強工作的效率與效果,並且協助管理人員達成他們的管理責任,本文說明連續性稽核(註:即「連續性審計」) 為何在未來將可能成為內部稽核人員便得以滿足利害關係人需求的有效工具。 以下依序說明,連續性稽核對內部稽核人員的幾個重要...(詳全文)
網友推薦:18人推薦(有18人投票)
|
 |
推動資訊科技治理的關鍵因素
(2009-11-17 13:39:47)
「資訊科技治理」的概念與重要性近年來逐漸地被提出討論。因此本文試圖就「資訊科技治理」的組成要素及推動關鍵因素,提出說明與介紹。資訊科技治理的組成要素 資訊科技治理所著重的並非單一特定的資訊科技決策或管理風格,而是著眼於企業是否能夠有系統地且明確地訂出誰具有資訊科技決策權?由誰提供資訊科...(詳全文)
網友推薦:10人推薦(有10人投票)
|
 |
資訊科技治理的內涵
(2009-11-16 13:47:50)
前言 對現今的組織而言,資訊科技投資佔了營運成本及資產中重大的比例,甚至仍然持續地升高。也因此引發了以下的爭議:資訊科技投資是否真的符合成本效益原則,為組織帶來應有的價值與效益?資訊科技採用過程中是否可能存在著高度失敗風險?以及資訊科技資產應用管理不當是否反而可能帶來更大的營運危機?資訊科技治理的定義  ...(詳全文)
網友推薦:15人推薦(有15人投票)
|
 |
於風險評估階段,如何使用CAATTs提升評估效益?
(2009-10-21 09:31:31)
風險評估審計準則中要求審計人員在規劃階段進行風險評估,例如:初步分析覆核並對企業及其內部控制有所了解。電腦輔助稽核技術和工具(以下簡稱CAATTs)常用於具體測試和特定風險之中。本文的目的在於說明如何使用CAATTs中的企業分析軟體(Business Analytics Software)來提高風險評估程序的效果和效率,...(詳全文)
網友推薦:76人推薦(有76人投票)
|
 |
推動組織採用CAATs的實務作法
(2009-10-20 09:59:59)
現今社會中使用電腦輔助查核工具與技術(Computer Assisted Audi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簡稱CAATs)來執行查核工作已經越來越普遍了,而CAATs也可以有效的幫助我們達到擴大查核範圍及深度查核的目的,那要如何才能更加順利的使用CAATs來幫助查核呢?本文將提供六個方法使CAATs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更加的順利有效...(詳全文)
網友推薦:77人推薦(有77人投票)
|
 |
淺談如何選擇與應用電腦輔助稽核軟體
(2009-09-07 15:57:56)
● 什麼是CAATTs?準備電腦稽核師考試或是參與電腦稽核課程時,經常會聽到這個名詞:“CAATTS” (發音就和音樂劇「貓」: ”CATs”一樣,也有的文件縮寫為:CAATs),原英文為:”Computer Assisted Auditing Tools and Techniques”,一般翻譯為:「電腦輔助查核工具與技術」(名稱真的長的嚇人,以下還是簡稱...(詳全文)
網友推薦:86人推薦(有86人投票)
|
 |
連續性審計應用與研究現況
(2009-09-02 16:35:00)
儘管連續性審計的概念、應用架構及相關技術自1999年後持續地發展多年,相關資訊技術(如資料庫技術、網路技術、資料格式標準等)已趨向成熟且易於整合,各主管機關及會計師、稽核主管亦均認同其重要性,但是連續性審計的推廣與應用,仍處於有意願採用但普及性不高的萌芽階段(MG Alles, et al., 2008; Brown, et al., 2007)。推究連續性...(詳全文)
網友推薦:67人推薦(有67人投票)
|
 |
連續性審計發展歷程
(2009-08-31 10:26:43)
與連續性審計相關的審計技術包含電腦輔助稽核技術(Computer-Assisted Audit Tools and Techniques: CAATTs),常見的應用技術類型為:內嵌稽核模組(Embedded Audit Modules: EAMs)、通用稽核軟體(General Audit Software: GAS)等等。其發展歷程與資訊技術發展、企業資...(詳全文)
網友推薦:66人推薦(有66人投票)
|
 |
採用連續性審計技術的需求
(2009-08-19 15:48:59)
由文獻分析,可歸納出發展連續性審計的驅力,分別來自以下幾個方面(Brown, et al., 2007):(1)已廣泛採用的企業電子化環境隨著企業處理交易資料方式趨向電子化,查核程序也逐漸地轉變,已經由傳統大量依賴於人工作業的查核方式,逐漸增加以電腦輔助查核的比例,並朝向連續性審計程序的層次發展。因此,企業流程作業電子化後,使得推動連續性審計技術更為便利且可...(詳全文)
網友推薦:67人推薦(有67人投票)
|
 |
連續性審計的內涵
(2009-08-19 13:34:38)
資訊科技的廣為使用與發展,使得企業的各項作業流程與資訊系統的運作及控管緊密相關,而資訊系統的日趨複雜與電子化資料特性均導致交易軌跡不易追蹤,加上傳統資訊系統分析設計又缺乏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意識,使得驗證交易資料真確性,並確保內部控制有效性,以降低企業營運風險的需求持續高漲(Brown, Wong, & Baldwin, 2007; Elliott, ...(詳全文)
網友推薦:61人推薦(有61人投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