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交易的處理皆具有既定的交易流程,某些交易節點得以進行的前提條件,可能限制於前方的若干交易節點的條件屬性:例如在出貨前必須確認出貨單上的品名、數量是否與訂貨單上一致,訂貨單上是否有銷貨部門主管的簽名等等;唯有這些限制條件達到某種既定的狀態(State),才能繼續下一步的交易。故若能將交易流程存在的所有條件屬性均分析出來,再加以模式化後,則可用以評估應用程式的內部控制邏輯。
根據上述想法,在Bailey等(1985)的文獻中,曾經提出了一個描述一般審計環境中內部控制系統的模型TICOM(The Internal Control Model),其可以針對內部控制系統的現況,提供了十分完整的描述,TICOM使用ICDL(Internal Control Description Language)來描述系統物件間的互動,以所謂前置限制條件(Precedence Constraints,PC),來分析各種交易活動間的控制性、連續性和相關性,它定義某一個工作節點ni的「前置限制條件集合」為PCi ={(nl , rk) | nl為可到達ni 的各個前節點,rk 為使nl可到達ni的各個限制條件,而(nl , rk)之間則為多對多的關係},其隱含意義即為各工作節點與驅動該節點的限制條件是可以分離的,亦即所謂的功能獨立。待審計人員以ICDL描述內控狀況完畢,且將交易系統確實地將政策�一般作業功能分離設計後,則可依據適當的內控評估模式,自動評析出客戶應用系統的內部控制優劣。TICOM的發展方法如下:
1、定義資料模式
在資料定義方面,TICOM採用「個體-關聯」(Enitiy-Relation, ER)模式,其個體(資料表)的資料綱要均包括個體型態、個體間關聯型態、關聯個數(Cardinality)、個體資料屬性、屬性資料型態等。應用資料模式可定義出每個工作節點與其對應之前置限制條件的內容。
2、定義基本指令
為了描述代理人的工作與其它代理人或資料表間的互動,TICOM定義了若干商業上通用的工作指令,這些基本的指令可用以描述每個交易流程中個別工作節點的作業內容,ICDL所定義的基本指令集則如表一所示:
方法 |
描述 |
ASSIGN attributes OF data table |
指定某資料表的屬性值 |
MODIFY attributes OF data table |
修改某資料表的屬性值 |
DESTROY data table |
刪除某資料表 |
IF ( ) THEN ( ) ELSE ( ) ENDIF |
定義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行為 |
TRANSFER data table TO agent |
將某資料表傳遞給某代理人 |
WAITFOR data table |
代理人在等待某資料表之送達 |
PUT data table INTO database |
將資料表傳送至資料庫 |
GET data table FROM database |
將資料表自資料庫中取出 |
COPY data table GIVING data table |
複製某一資料表 |
TASK ENDTASK |
表示代理人的某一工作內容 |
REVIEW |
當某狀況並非定義於系統中的標準狀況時,則啟動此方法產生例外訊息 |
以「製作出貨單」工作(Task)為例,下列為TICOM描述出貨代理人工作的方式: TASK SHIPPMENTBILL GET SHIPPMENTBILL-1 FROM SHIPPMENTBILL SUPPLY; ASSIGN DATE, ORDER_NO-1, ITEMS, QUANTITIES OF SHIPMENTBILL-1; IF [SHIPPMENTBILL-1].ITEMS.QUANTITIES GREATER THAN [ORDER_NO-1].ITEMS.QUANTITIES THEN REVIEW; TRANSFER SHIPMENTBILL-1 TO MANAGER; WAITFOR SHIPPMENTBILL-1; IF SHIPPMENTBILL-1 APPROVAL NOT EQ AUTHORIZATION-CODES THEN REVIEW; ELSE COPY SHIPPMENTBILL-1 GIVING SHIPPMENTBILL-2, SHIPPMENTBILL-3 TRANSFER SHIPMENTBILL-3 TO ACCOUNTS-RECEIVABLE TRANSFER SHIPMENTBILL-2 TO WAREHOUSE CLERK PUT SHIPPMENTBILL-1 INTO SHIPPMENTBILL SUPPLY ENDIF ENDTASK
3、定義網路結構
網路結構代表著前置限制條件與工作節點之間的關聯性,用以描述每個工作節點與其對應的一個或多個前置限制條件間之關聯性,如圖4-4所示,即為本研究雛型交易系統的網路結構釋例。
因此,依據ICDL對內控流程的定義,ICDL發展出標準指令、網路結構與實體單元(包括工作節點與其對應的前置限制條件的資料模式)三大單元,其架構足以完整地描述出應用系統流程中每個作業(Task)的內容,以及作業間的程序關係,審計人員可利用ICDL了解並描述內部控制的狀況。
(資料來源:台北商業技術學院會計資訊系周濟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