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轉型浪潮下,如何善用電腦稽核六大法?
隨著企業數位轉型的加速,稽核技術正從傳統的人工檢查模式邁向智能化與自動化,如何有效運用數據,提高稽核效率與準確性,已成為當今審計與內控工作的關鍵。筆者多年來教授電腦稽核技術,指導稽核人員運用 CAATs(Computer-Assisted Audit Techniques,電腦輔助稽核技術) 進行數據分析與查核。為了讓學習者能快速掌握核心方法,我整理並歸納出電腦稽核六大法,包括:重複大法(Duplicate)、抽單大法(Gap)、比對大法(Join—Matched)、勾稽大法(Join—Matched All Primary)、幽靈大法(Join-Unmatch)及拆單大法(Split)。
這六大法彙集了多年實務經驗,是數位時代稽核人員的重要武器。熟練運用這些技術,不僅能提升數據分析能力,還能讓審計、稽核工作更具價值與影響力。若將稽核工作比喻為武俠世界,那麼這六大法就如同獨孤九劍、降龍十八掌,助你在數位時代獨步武林,迅速洞察數據中的異常,精準揪出問題點,為企業提供具體且有效的改善建議。稽核人員不僅是企業的守門人,更是組織的「數據醫生」,透過科技與專業,讓企業運營更加透明、高效,進而提升稽核工作的價值與尊重度。
在數位轉型的時代,稽核已不只是單純的合規檢查,而是驅動企業優化、風險管理與決策制定的核心力量。善用電腦稽核六大法,讓自己在這場數據革命中立於不敗之地!
本研究將探討重複大法在稽核領域的應用,並分析 Python Based 之AI稽核軟體--JCAATs,在重複查核中的技術優勢與實務應用。
重複大法查核模式概述
1、重複大法的基本概念
重複大法是一種基於數據分析的方法,主要透過比對企業數據中的關鍵欄位來識別重複交易。一般而言,重複查核的實務應用包括:
採購及付款循環:重複請購﹑重複採購﹑重複施工﹑重複請款﹑重複付款…
銷售及收款:重複訂單﹑重複出貨﹑重複收款﹑重複扣帳…
KYC盡職調查:客戶重複建檔、供應商重複建檔、虛擬帳戶、疑似洗錢、疑似詐騙等。
重複大法可以在許多不同行業應用,例如保險業曾有可以快速協助分析查核是否有重複理賠或重複投保
2、運用重複查核的實務案例與分析重點
案例一:運用重複查核揪出車險詐騙
在保險理賠的數據分析中,某家車險公司發現,一輛車輛在短時間內多次申請理賠,且事故類型、地點與報案模式高度相似。透過 「重複大法」 進行大數據資料比對,發現該車輛竟然在一年內、同一地點、類似情境,發生四次事故,引起風險管理部門警覺。進一步比對申請人的身份與關聯數據後,發現這些案件牽涉多名相互關聯的車主,部分車主甚至互不相識但使用相同的代理報案人。最終,這些異常模式被識別為車險詐騙,保險公司透過重複分析,成功阻止不法理賠,並協助相關單位展開進一步調查。
案例二、重複付款查核實務案例分析
美國審計部(GAO)2014 年度報告指出,政府機構在 22 個聯邦機構中發生了 1247 億美元的不當付款,其中重複付款是一個重要的財務風險。企業若未能有效防範重複付款,不僅會造成財務損失,也可能影響現金流管理。
重複付款的發生原因
1. 供應商重複寄送發票
2. 已付款發票未加以註銷
3. ERP 系統錯誤
4. 重複的供應商紀錄
5. 非標準化的交易付款處理
6. 人員疏忽或誤操作
7. 不當採購作業流程,例如三單合一採購流程的不完善
重複付款的查核條件設定
不同企業付款政策不盡相同,因此需要理解 ERP 的控管程序,以明確定義重複付款的標準。常見的重複付款查核條件包括:
* POLICY 1: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金額
* POLICY 2: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商品
* POLICY 3: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付款文件號碼
* POLICY 4: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付款文件號碼、相同金額
* POLICY 5: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付款文件號碼、相同商品
* POLICY 6:相同期間、相同廠商、相同付款文件號碼、相同金額、相同商品
企業在進行重複付款查核時,常見的錯誤類型包括:
1. 發票編號中的特殊字符(如符號、空格等)導致系統識別錯誤。
2. 換位錯誤(如 12345 輸入為 13245)。
3. 粗手指錯誤(Fat Finger Errors),即人工輸入時的插入或刪除字符錯誤。
4. 金額微小差異(如四捨五入誤差、匯率轉換)。
5. 發票編號前後多加 0,造成系統識別重複。
6. 交易日期差異(如不同部門提交時間不同,造成系統視為新發票)。
以上可透過JCAATs 新一代 AI 智慧稽核軟體,由 Python 語言開發,遵循 AICPA 稽核資料標準,結合傳統電腦輔助稽核工具 (CAATs) 的數據分析能力,並加入 人工智慧 (AI) 技術,讓稽核作業更加智慧化。
JCAATs 主要功能與優勢
1. 智能稽核與數據分析
o 整合文字探勘、機器學習、資料爬蟲技術,提高異常識別能力。
o 提供進階資料分析、視覺化分析,協助稽核快速掌握風險點。
2. 開放式架構與高整合性
o 支援多種數據來源,包括 ERP 系統、ODBC 資料庫、OPEN DATA,並可與 ACL 稽核軟體介接。
o 相容於雲端資料源與異質性資料庫,提升數據融合與分析效率。
3. 易用性與擴充性
o 繁體中文介面 及 視覺化操作,降低學習門檻,非技術人員亦可輕鬆操作。
o 自動產出 Python 稽核程式,無需手動編寫程式碼,即可進行深度數據分析。
4. 風險導向稽核應用
o 支援風險導向審計 (Risk-Based Audit),可針對付款備註資料 (自由格式) 進行文字探勘。
o 內建關鍵字、文字雲等強大文字探勘功能,可快速識別可疑付款交易,提高稽核效率。
JCAATs 自動化排程功能
JCAATs提供自動化排程BAT檔功能,讓稽核可以自行透過簡單封裝,產製稽核機器人,透過24小時排程自動執行,提升稽核效率。
設定步驟如下:
1. 存取查核軌跡為程式 (Script),記錄執行過程。
2. 開啟要封裝的程式 (Script),確認其內容。
3. 另存自動化排程 BAT 檔,將 Script 轉換為可執行的批次檔。
4. 使用作業系統排程器設定 BAT 檔排程,定期執行查核作業。
結論
面對 2025 年內部稽核新準則 10.3 對科技資源的要求,數位轉型已是稽核人員無法迴避的趨勢。身為專業稽核人員,你需要超越傳統 Excel,掌握 JCAATs、AI 稽核工具,並快速學習人工智慧、機器學習、數據分析與視覺化等核心技術。只有持續提升數位能力,才能優化稽核效率,確保企業合規與風險管理的卓越表現,在 AI 時代脫穎而出,成為新世代的稽核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