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發行公司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處理準則於2024.04.22修訂,第 8 條增加股票已上市或在證券商營業處所上櫃買賣之公司,其內部控制制度,應包括永續資訊之管理。第 13 條增加股票已上市或在證券商營業處所上櫃買賣之公司之每年年度稽核計畫,應包括永續資訊之管理。
台灣金管會2022年宣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溫室氣體盤查範疇一與範疇二,2027年須完成全體上市櫃公司之溫室氣體盤查,且盤查對象與財報範圍一致;2029年,完成全體上市櫃公司之溫室氣體盤查查證,且查證對象與財報範圍一致。
面對越來越多的法遵需求,稽核人員除了了解關於這些新興議題的法令規定與基本專業知識外,也需要盡快開始進入需要善用AI智能工具來協助稽核工作,方能滿足各方利害關係人的期許。
以下幫大家整理一些ESG稽核前需要了解的專業知識,本篇先以跟溫室氣體盤查報告稽核進行知識分享: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
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是歐盟為避免碳洩漏(即因為嚴格的環保法規,企業將生產轉移到碳排放要求較低的國家)而制定的一項政策。CBAM 要求進口商根據進口產品的碳排放量購買 CBAM 憑證,以確保進口產品的碳排放成本與歐盟內部生產的產品一致。2026 年正式實施後,進口商需購買 CBAM 憑證,其價格依據 EU ETS 每週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計算。這樣的安排旨在確保歐盟市場上的所有產品均承擔相同的碳排放成本,進而促進全球減排。
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
歐盟碳排放交易系統(EU ETS)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場之一,旨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EU ETS 通過交易和交付歐盟配額(EUA)進行運作。每一份 EUA 允許持有者排放一噸二氧化碳(CO2)或其當量的其他溫室氣體。這種市場機制鼓勵企業減少排放,因為降低排放意味著可以出售多餘的配額,從而獲得經濟收益。

CBAM 的具體運作
CBAM上路,歐盟進口商以2023年第4季產品進行首次申報已於2024年2月底截止,歐盟當地廠商提交共1.3萬份報告內,約有5,000多筆資料登錄是顯示來自台灣,納管商品未申報7月恐面臨罰款。
(產品碳排放量之計算公式=單位產品之碳含量 × 進口產品數量)。
2026年正式實施後,進口商必須向歐盟購買「CBAM憑證」,以繳交進口產品碳排放量的費用,而CBAM憑證的價格係依據歐盟排放交易(ETS)每週碳權拍賣的平均收盤價格計算。
以上可知,碳已經進入有價時代,如何有效的盤點與稽核,已成為現階段大家需要特別注意的重點。
溫室氣體盤查範疇與碳排放量計算:
依據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排放量盤查,其溫室氣體種類包含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亞氮、氫氟碳化物、全氟碳化物、六氟化硫、三氟化氮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物質。事業盤查排放量,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公噸 CO2e)表示,並四捨五入至小數點後第三位。事業辦理排放量盤查,應於每年四月三十日前,依中央主管機關所定格式,將前一年度之溫室氣體排放量清冊及溫室氣體盤查報告書,以網路傳輸方式,登錄於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事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資訊平台。
國際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可分為直接排放(範疇一)、能源間接排放(範疇二)以及其他間接排放(範疇三)三類,且依據其盤查目的而有所不同。台灣環保署現階段溫室氣體盤查涵蓋範疇為直接排放及能源間接排放(即範疇一及範疇二):
- 範疇一:來自於製程或設施的直接排放。
- 範疇二:來自於外購電力、熱或蒸汽的能源利用間接排放。
- 範疇三:非屬自有或可支配控制的排放源所產生的排放,如租賃、委外業務、員工通勤等造成的其他間接排放。


溫室氣體盤查稽核重點與技巧運用:
筆者身為稽核人,從事電腦稽核工作多年,分享若要進行一份碳盤查報告的確信稽核,運用AI智能稽核軟體,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下手,簡單的幾隻自動化分析程式(Script),可快速提升稽核之效果與效率:
1.有效查核排放係數選用之正確性與合理性:
目前排放係數有IPCC資料庫及我國環保署等各項公告資訊,建議可以透過智能資料分析軟體,內建OPEN DATA簡易爬蟲方式,快速匯入外部資料,查核比對盤查報告上係數的選用是否有錯誤。
2.智能資料分析協助活動數據的收集與彙整,提升處理效率,降低錯誤:
活動數據主要來自公司的各項系統,包含ERP、生產或帳務等,配合進行碳盤查所需要的攸關資訊,實務上並不是所有公司或組織都有足夠資源能另外購買或修改系統(成本高),也並非所有組織都能接受將內部資訊放到外部雲端雲端系統進行運算(資料機密性問題),故透過智能資料分析軟體,透過簡單的分類或彙總指令,進行大數據資料分析運算後,驗證結果正確後,可錄製成為自動化資料分析程式,後續可大幅節省人員資料收集與彙整時間,並且確保資料來源的一致性,降低錯誤。
3.人工智慧文字探勘,提升碳來源設備盤查有效性與完整性:
盤點時,最容易發生的是漏盤,AI稽核軟體內建強大文字探勘功能,透過內建自然語言演算法,進行機器學習,產出高風險碳盤查關鍵字,透過模糊匹配等進階但是簡單容易操作的稽核手法,快速於大量自由格式的帳務資訊中,快速標示可能產生碳的設備或費用紀錄,相較傳統靠經驗或到現場盤查等耗時耗力方式,可提高盤查之有效性與完整性。
ESG 資料分析的重要性與人才需求
要提升環境、社會及治理(ESG)相關資訊揭露品質,學習智能、大數據資料分析已成為必要技能。
國際能源總署預估2030年前全球將增加「1,400萬」個綠色職缺,國際人才需求大增主要原因包含:國際大廠供應鏈廠商接單須符合淨零碳排的要求、歐盟2026年「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關稅)、永續報告正式列入法規要求。
永續和綠領人才包含:
1.永續長:專責擬定企業的永續發展策略。
2.永續管理師、ESG策略師:工作內容主要是確保公司符合國際趨勢與法規變動、分析公司ESG策略等。
3.ESG稽核師 :查核碳排數據與永續報告之真實性。
結語:
鑒於國際間對公司於環境、社會及治理(ESG) 等永續發展議題之日益關注,國際間對漂綠的規範和懲罰也越來越明確,學習如何透過AI智能資料分析工具的協助,落實稽核,並從源頭管理開始,有效節能減碳,幫永續經營盡一份心力,歡迎大家一起加入我們學習的行列。
相關法規: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及查驗管理辦法
參考資料:
1.【ISBN】978-986-98959-8-9運用AI協助ESG實踐-以溫室氣體盤查與碳足跡計算為例
2.歐盟碳邊境機制2022 年6 月22 日歐洲議會通過修正案修訂版
3.https://carboncredits.com/carbon-prices-today/
4. 經濟日報,2024.03.21,李孟珊
|